上一篇主題 :: 下一篇主題 |
發表人 |
內容 |
mei

註冊時間: 2007-11-27 文章: 243
|
發表於: 星期六 十二月 01, 2007 12:18 pm 文章主題: |
|
|
母子互相支持 文章來源文匯報 2007-12-01 引言回覆: | 天經努力準備,劇本經常不離手。
有人認為楊天經還未能建立出個人形象,是事業停滯不前的原因。再者,外人覺得他只是母親身邊的小樹苗,要依傍著大樹才得以成長,也是影響其獨立發展的原因。
其實他只是孝順才陪母親,在媽媽需要時留身邊照顧她,平日根本各有各忙。陳寶珠不想孩子辛苦,一直希望作朋友式的相處。兩母子自少相依為命,兩人都把對方視為心中至寶,寶珠付出的是支持,楊天經付出的是努力。
「我接受建立獨立形象的意見,但不會違背大原則,媽媽是圈中人,很多場合或在工作上她需要我照顧,我依然會陪她;媽媽得獎,我一定與她分享光榮,不會為了別人的誤解而忽略關心母親。」
楊天經坦言母親是他至親的親人,也是他最好的朋友。他有甚麼心事都會和母親分享,就是拍拖、失戀,全都會告訴媽媽。「我不認為有甚麼問題。」天經很慶幸有一個如斯開明的母親,現在已經長大了,他只想把工作做好令母親安心。「請大家把目光集中在我的工作上,欣賞我的努力吧﹗」 |
|
|
回頂端 |
|
 |
mei

註冊時間: 2007-11-27 文章: 243
|
發表於: 星期六 十二月 01, 2007 12:35 pm 文章主題: |
|
|
後記 文章來源文匯報 2007-12-01
引言回覆: | 可能因為母親關係,天經每次演出都得到很多人支持。
對楊天經,我的腦海中存有著三個畫面。
第一個,應在七十年代末,香港仔翡翠宮酒樓—楊天經父親的生意地。一晚,天經的母親—影迷公主陳寶珠,那迷倒萬人的超級偶像,為婚姻息影,誕下兒子經經後,抱著愛兒首度在酒樓內露面。
接近百部攝影機對著這小嬰兒,他不鬧不哭,伏在母親懷中。乖!是天經給我的第一個印象。
第二次,是寶珠復出演《劍雪浮生》。首演當晚,我步進後台,虎度門前,站著一個年輕小伙子,他很有禮貌地與我微微一笑,這人就是天經,他為了照顧母親而往返於前後台間。孝順,有禮,是我對他的第二個感覺。
第三次,在《王子復仇記》的排練場。這個由「大中華文化全球協會」主辦,為弘揚中華文化的舞台劇練習地,看著他和馬浚偉演對手戲。一個忠於君王的正氣臣子賀素,化身於楊天經身上。認真地唸對白,謹慎地配合導演麥秋的要求。他對工作態度認真,是第三個印象。
|
|
|
回頂端 |
|
 |
|